首页 新闻中心 法制宣传 财经频道 关注动态 城市聚焦 热点图库 关于

教育频道

旗下栏目: 娱乐频道 健康频道 教育频道

学者聚焦校园欺凌:具有反复性隐秘性,建议成

教育频道 | 发布时间:2016-12-14 | #评论#
摘要:近日,一起发生在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受伤害事件受到多方关注,并引发了什么是校园欺凌等话题的广泛讨论。 事实上,同样的讨论也存在于学界。12月初,一场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校


近日,一起发生在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受伤害事件”受到多方关注,并引发了“什么是校园欺凌”等话题的广泛讨论。

 

事实上,同样的讨论也存在于学界。12月初,一场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校园欺凌”学术研讨会中,来自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学者就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澎湃新闻记者记录了部分观点。

多名学者都提到校园欺凌具有重复性和隐秘性。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副教授任海涛认为,相比校园暴力一般比较容易被发现,校园欺凌较为隐蔽,受欺凌者不敢声张,“校园暴力是硬暴力,欺凌是软暴力。”

他提出,需要界定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间的区别。“欺凌肯定是对你精神的压制,是熟悉的人,陌生的人不应该叫校园欺凌。”他认为,欺凌行为都发生于熟人之中。

这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钱再见的观点不谋而合。钱再见介绍了国外权威学者丹·奥维斯对于校园欺凌的定义,即一个学生长期重复地处于一个或多个学生的负面行为中。

他表示,校园欺凌行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包括反复性、隐秘性,以及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并非所有欺凌行为的都是“有意”的,可能会有无意行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黄向阳副教授则提出,“欺负”这一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变化。童蒙时期幼儿的脑子里并没有欺负概念,个体的欺负概念是在力量不平衡的人际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在不同年龄段,个体对欺负判断并不一致。

他认为,儿童以客观因果为依据作出欺负判断;少年根据施害者的主观恶意及受害者主观感受作出欺负判断;青年以弱势方受攻击后的自我感知(无力反抗的窝囊感和屈辱感)为依据作出欺负判断。

他还介绍,目前国内的多项调查数据显示,校园欺凌发生的概率令人惊讶——校园欺负者和被欺负者超过学生总数40%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特聘教授高德胜表示,校园欺凌行为中的“道德冷漠”值得关注。他表示,对被欺凌者来说,有时旁观者带来的羞辱感伤害更大。

“首先是起哄者,他们是道德盲视,是没有看到或者无法看到欺负行为的背后的道德问题。”高德胜说,“还有一种有意识的旁观者,对被欺负的小孩儿有一定的同情,通过复杂的推卸机制,使自己的冷漠化合理。”

在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治方面,多名学者也提出了意见。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晨辉学者孟凡壮认为,中国校园欺凌立法可借鉴美国相关立法经验,在明确界定“校园欺凌”的基础上,合理建构校园欺凌的预防机制、发现机制和处理机制。

特别地,孟凡状认为校园欺凌的“预防”首先要有钱,“没有钱怎么预防呢,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资金是哪里来呢,要建立反欺凌的专项基金。”他还建议成立校园安全小组,一般校长作为安全小组的组长,之后才是成体系的发现和处理机制。

钱再见说,校园欺凌的治理可以从依法治校、协同共治、公共问责三方面出发。他还认为,要根治这个问题,“可能要吸纳一些像挪威2002年开始的零容忍政策。”

这场跨学科对话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联合举办。

责任编辑:民声新闻编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制宣传 | 财经频道 | 关注动态 | 城市聚焦 | 热点图库 | 关于

Copyright@2015-2016 中国民声新闻 版权所有:中国民声新闻报业 联系电话:010-61629812

本站所刊登的中国民声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民声新闻报业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脑版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