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法制宣传 财经频道 关注动态 城市聚焦 热点图库 关于

金融频道

旗下栏目: 金融频道 投资理财 银行保险

“无现金社会”引发争论 支付宝放话五年建成靠

金融频道 | 发布时间:2017-03-11 | #评论#
摘要:互联网在中国演变的速度,大大超出了原有的预期,在上世纪末期,以互联网电商为主流的发展方向,却让众多网站走了弯路,随着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中国首批电商网站几乎


互联网在中国演变的速度,大大超出了原有的预期,在上世纪末期,以互联网电商为主流的发展方向,却让众多网站走了弯路,随着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中国首批电商网站几乎销声匿迹,这里面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支付问题在18年前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当下的人很难想象,如果要去网络商城购书,你还需要去邮局填写汇款单,或者去招行等当年网点并不多的银行办理网络支付功能的银行卡,并且要等待漫长的确认周期,才能通过邮政系统,获得你要买的书。

尽管如此,互联网带来的使命并未受到太多阻挡,人类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样的改变会更加明显:早年间互联网公司的24小时网络生存实验在当年来看,是对人类生存的重大考验,而现在足不出户,不管你在山西的山沟里,还是在东北的大兴安岭,甚至是西藏珠峰大本营,网络购物会把你能买到的任何物品,快速送到你的面前,在城市里,几乎所有的生活场景,都已经被支付场景所覆盖,即使在菜场跟小商贩讨价还价,最后的支付也能通过互联网解决,足不出户,绝对不会担心会被饿死。

这样的渐进式变化发生质变的节点,应该是移动支付的出现,随时随地,没有空间、时间和笨拙设备的限制,移动支付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和结算功能,试想在没有信用卡,也并非官方机构,移动互联网从单一的纯电商模式,变为了结合线上线下产品以及服务的演变,支付场景发生裂变,从而带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生活的变革,这样的颠覆过程,其实就是最近在两会上被争论的“无现金社会”的雏形。

这场争论始于支付宝宣布要在5年之内完成中国“无现金社会”建设的愿景,众多两会代表纷纷表示支持,而持怀疑态度的是前段时间引发中国税负之争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先生,他说:中国取消现金至少还要一两百年。他认为,“无现金社会”是大趋势,但如何实现、什么时候实现?相信还要一段时间。货币是主权的象征,在经济运行中起到载体的作用,“以交通工具这个载体为例,有飞机、有火箭,也应该允许有自行车,甚至在农村用的推车。”

无现金社会能否快速实现?中国的机会在哪里?

道理不辨不明,要弄清楚“无现金社会”能否实现的问题,首先要了解“无现金社会”是否符合世界潮流?是否是中国一厢情愿?中国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

宏观角度:

其实不仅是中国,类似“无现金社会”的变革,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被推广,根据媒体报道:丹麦政府自2016年起便开始基本进入“无现金社会”。丹麦总人口为560万人,其中有200万人使用移动支付服务。因此,丹麦政府从2016年开始实施“无纸币政策”,除了医院、药局与邮局等机构外,所有零售商家,包括加油站、服饰店和餐厅等,都已取消收银机,只接受使用信用卡或手机移动支付等电子货币服务。甚至连教堂旁都设置刷卡机,以便教友捐款,这股潮流已经浩浩汤汤的涌动开来。

从金融角度来看,货币交易的行为本质上是国家信用的体现,所以衡量国家法定货币的价值的很大因素,跟货币发行量、黄金储备、国家实力等有密切的关系,要实现“无现金社会”的基础首先是货币数字化,简而言之,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的完全数字化,由国家发行,涉及分布式架构、密码技术、安全芯片、移动支付、可信计算等多种技术,这是“无现金社会”的底层基础。

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再先进,如果一厢情愿去强制推广“无现金社会”,在没有国家法币发行体系的基础支持,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首先的条件要看国家策略。

2017年2月,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将正式挂牌。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发行数字货币并开展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显然,从国家战略高度,这样的契机已经形成,并且在央行体系已经形成共识,这样的趋势和风口已经到来。

微观角度:

提及“无现金”社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欧美国家,是的,早在上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很多“无现金社会”功能,尤其是信用卡的大规模普及,在没有互联网到来之前,成功的实现了社会的消费升级,这一点归功于西方国家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比之下,中国并没有经历这个阶段,而直接跨入了网络支付时代。

信用卡虽好,但却不太适合中国。首先是,在中国办卡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根源在于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不全,银行对于持卡人的要求非常高,对于金融业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风控,而风控的根本在于信用体系的完善,说起来原因非常简单:在原有的线下消费场景,银行系统无法完全通过消费行为进行精准的判断,即使在银联的数据共通之下,你也无法分辨一个月现金收入十万,有幸福家庭,却偶尔用信用卡刷LV包包的女士被“异常消费”冻卡,另外一个低收入的上班族,经常用卡但却超出偿还能力购买奢侈品的风险区别。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基于互联网各类场景、社交场景、购买商品的品类、行为、银行卡流水监测等,类似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平台,是真正的通过综合大数据去判断,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单一消费账单去判断,并且持续通过数据积累、算法升级进行风控,这样的准确度更加精准。

这也就是说,互联网支付平台在中国国情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实现了信用社会建设的弯道超车。

那么,五年内实现“无现金社会”是否成为现实?

曹德旺所担心的,是中国人口的结构问题:中国逐渐进入老年化社会,并且城市发展差异很大,并且农业人口占据大多数。换句话说,曹德旺担心有人不会用,或者用不好。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

但是,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最多的是县城,占比为19.6%;甚至比位居第二的省会城市高出了0.6%;农村地区列第三位,占比为17.0%;地级市列第四位,占比为15.8%;直辖市和乡镇地区最少分别为14.5%和14.2%。

从这个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很有趣的现象,除去北上广深以及省会城市,中国有3000多城市以及下辖农村及城镇,按照数据统计,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占比已经超过81.1%,尽管省会等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密集,只占了19%,实际上,移动支付的比例已经远远超出了曹德旺的担忧,这得益于当下互联网以及服务行业的飞速发展,而支付平台在其中产生的作用不言而喻。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CT深度观察报告披露数据,2016年中国网民数量达7.3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数达6.95亿人,占比95.1%;预计2017年中国网民规模将接近7.6亿人,手机用户占比98%,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互联网人口的红利期已经放缓速度,即使这样,每年的网民数量还在不断激增,这也给实现“无现金社会”提供了市场基础。

所以,对于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言,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自身,尤其是基于场景的拓展以及用户习惯的培养。如果说淘宝培养了PC时代大家的网络支付习惯,类似共享专车时代培养了大家的线下移动支付习惯,对应来看,基于支付场景还有对于商家的应用普及,从支付宝宣布五年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愿景开始,已经开始推广支付得“奖励金”的活动,这与当初专车公司补贴的方式如出一辙,看上去有点烧钱,但是扩大用户量和用户习惯上是非常奏效的策略,并且支付宝还在大量下沉,比如说免费给商家寄发支付二维码标签,这个细微的动作其实也能体现支付宝抢占终端入口的运营方式,简单有效,有助于扩大支付场景的发展普及。

长远来看,“无现金社会”,带给国人的影响,可能才刚刚开始,实际上并不简单体现在日常的消费场景中,以数字货币为基础,网络征信作为风控支持,数字货币带来好处诸如的没有了传统货币也就不会遇到假币;违法交易、逃税漏税、贪腐行为等都会被遏制,因为每一笔交易和货币流转都是可以追溯的,并且通过大数据可以预防很多风险行为。

“无现金社会”的建成,还有赖于所有数据的打通,比如说,医疗领域长期存在看病“三长一短”的现象,即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为患者就医带来不便的现状还没有彻底改变。虽然在全国一些地区,市民在手机上就能完成挂号、缴费、候诊、支付、取报告等环节,但由于支付功能尚未和医保打通,所以参保患者迄今还不能享受指尖上的便利。

类似这样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应该全面实现无现金,让群众少跑路,表面上是“无现金”交易,背后带来的还是社会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所以“无现金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没有现金的支付便利,实际上还是社会的生活方式变革,这样来看,支付宝提出五年建成“无现金社会”并不是一句空话,并且,也只有这样具备真正大数据的互联网公司才有实现的数据、技术、风控能力,而当下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5年的目标对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而言,已经是极其漫长的时间,实现“无现金社会”造福民众,时间表上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责任编辑:民声新闻编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制宣传 | 财经频道 | 关注动态 | 城市聚焦 | 热点图库 | 关于

Copyright@2015-2016 中国民声新闻 版权所有:中国民声新闻报业 联系电话:010-61629812

本站所刊登的中国民声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民声新闻报业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脑版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