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法制宣传 财经频道 关注动态 城市聚焦 热点图库 关于

热点关注

旗下栏目: 时政新闻 热点关注 权威发布

安徽滁州:醉翁亭唱开放歌 小岗村续改革潮

热点关注 | 发布时间:2018-01-25 | #评论#
摘要:滁州,位于安徽东部,毗邻南京。900多年前,因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而扬名天下,文脉绵延千年。40年前,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包干,又给滁州留下了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毗邻南京。900多年前,因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而扬名天下,文脉绵延千年。40年前,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包干”,又给滁州留下了“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如今,这座地处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之间的中心城市,在时代大潮中,秉承小岗村“大包干”精神,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书写着奔向美好未来的小城故事:

福建宁德女商人潘凤彬,10年前来滁州做工夫茶生意时,不少当地人都会一脸嫌弃:“我家的酒杯都比你的茶杯大”;而如今,工夫茶所蕴含的茶道,很多滁州人已能说出一二。

65岁的台商林宪堂来滁兴业后,对这座城市的改革开放氛围印象深刻,“滁州人心态开放,又敢于改革创新,打造体制机制优势。比如政府的一条龙服务,让我们的项目不到一年就投产了。”

小岗村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的同时,开放发展的步子也越迈越快。小岗在“三年大提升”计划中提出,把农业生产与5A景区创建相结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

改革开放的故事,有的已经发生,有的正在上演,而这一切,都将融入城市的肌体,化作发展的强劲动力。“禾黍丰登,人意乐,歌舞贤侯美政。”醉翁亭之所在,胜概依然。

有亭翼然,来者怡然

醉翁亭(王家国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多少人因这一千古绝唱与滁州结缘,来自福建宁德的潘凤彬就是其中之一。

1997年,还未高中毕业的潘凤彬进入家乡一工厂打工。工厂的工作非常枯燥。有一次放假,朋友提议到滁州旅游,潘凤彬想看看《醉翁亭记》里的山水人文,便欣然应允。

潘凤彬说,滁州山好亭好人好,文化气息浓厚,第一次来,她就感觉与这座城市很投缘。2004年,她随丈夫来滁州定居,并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福建宁德与安徽滁州,两地相隔千余里,生活习惯截然不同。喝工夫茶是福建人的生活习惯,可滁州却没人会做。于是2007年,潘凤彬拿出全部积蓄,加盟了一家福建茶叶店,专做工夫茶生意。

“工夫茶的茶杯小巧精致,但滁州人喜欢喝大碗茶。刚开店时,我给客人冲茶,客人一脸嫌弃,说‘我家的酒杯都比你的茶杯大。’”不过滁州人心态开放,喜欢新鲜事物,潘凤彬在解释完工夫茶的文化内涵后,顾客们往往都兴趣十足,不少人都和她交上了朋友。

10年来,越来越多的滁州人喜欢上茶道,潘凤彬在事业逐步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像一个滁州人。她加入了滁州旗袍协会,闲暇时,一群姐妹一起品茶走秀,生活变得更加摇曳生姿。

因文化与滁州结缘的潘凤彬,在用一杯工夫茶改变滁州人生活的同时,也被滁州的山水人文所改变,成为一名新“滁州人”。

城市发展中,本土文化与外地文化的交融,让潘凤彬这样的外地人,对滁州有着更强的归属感,同时也在赋予这座城市愈发外向的特质。而在城市不断现代化的同时,仍注意保留传统文化,则让滁州积淀出愈发强烈的厚重感。

“那棵银杏树有400岁了,我家以前就在树的东北处。”51岁的滁州人吴学明,时常来到苏滁现代产业园内一棵老银杏树下,他说不管城市怎么变,有了这棵树,他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苏滁现代产业园里的银杏树(张俊摄)

苏滁现代产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重要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的第一个合作共建项目,其建设被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如此重要的规划,唯一一次改动,是为了一棵银杏树。

苏滁现代产业园所在的滁州市大王乡,原本是滁州最贫穷的乡镇之一,这里地势低洼,曾为行蓄洪区,村民家家住土房,生活困难。规划中的苏滁现代产业园,设施齐全、路网如织、高楼林立,在规划征求意见时,村民都说好,但也有村民感慨,今后怕是认不出祖祖辈辈居住的家乡了。

“造城需讲人情味。”中新苏滁(滁州)开发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副总经理徐翌说,他们注意到村民的感慨,也在思索一个问题,承载很多记忆的故乡印迹,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渐模糊,能否在开发中将更多的乡愁留下呢?

为了留住乡愁,苏滁现代产业园修改了规划,让原规划中的道路绕开了古树。现在,以这棵400年古银杏为中心,园区匠心独运,就地建成了一个开放式的银杏公园,碎石铺成的小路蜿蜒在绿地上,围着银杏一圈圈外延。

人才纷至,往来不绝

开放带来的融合,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不管是本土与外来,还是传统与现代,都在不断为滁州注入强劲发展动力,给当地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的同时,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这座山水之城。

航拍滁州城市一角(王家国摄)

黄运勇来自广西,一直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数年前到滁州创业,集茶几、冰箱、音响、充电等功能于一身的家用电器“厅吧”,是公司最知名的设计产品。

“之所以到滁州来,是因为近几年,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大型家电企业都到这里来,还有很多配套企业,这带来的一个好处,是我们的创意可以就地转化生产,降低创业成本。这里还聚集了很多家电领域的专家,以及相关产业的创业团队,我们可以相互交流,极大地降低创业风险。”黄运勇说。

“厅吧”的创意,源于一场球赛。黄运勇说,有一次,他和朋友看球,因为去厨房拿冰箱里的啤酒,错过了一个进球,当时他就想,能不能做一个全新的产品,满足客厅中心区域的食品需求。

有了想法之后,黄运勇2016年4月在京东上推出众筹,本想筹集100万资金,没想到仅一个月时间就筹集了1000多万元资金。黄运勇成立了滁州普利斯特创品科技公司,决定招兵买马大干一场,来自合肥的盛楠,此时加入了团队。

盛楠是工业设计专业出身,谈到选择普利斯特的原因,她说:“作为设计师,如果在知名大企业工作,可能长时间在细分领域工作。而在初创企业,我可以从头跟到尾,这种体验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是大公司给不了的。此外,滁州汇聚了很多家电界的人才,可以随时交流。”

黄运勇和盛楠赞不绝口的家电界人才汇集,是滁州人才引进方面的一大举动。滁州主政者多次强调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开展博士引进、院士助滁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招引三大行动。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也在滁州设立安徽分院,并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滁州为中心,辐射皖江城市带,面向全国,为家电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服务。

有思想的碰撞,有企业提供实践,短短一年多时间,盛楠已是公司顶梁柱,她和小伙伴们一起设计出厅吧的二代产品:“除了带冷藏、音响等功能外,还可无线充电,大触摸屏还可以玩游戏。”

在家电与家具的跨界之路上,盛楠还有很多想法:“我们正在推出一个集空调、家具为一体的产品,我相信,我的设计之路,我所在的创业公司,都将在滁州绽放。”

产业集聚,望之蔚然

人才的汇聚,背后其实是产业的集聚、产业链的完善,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打造。

如果说黄运勇、盛楠所依赖的家电产业,还是滁州的传统项目,那么“绿色食品”就是一颗耀眼的新星——2009年之前,滁州的食品产业还是个零,可八年之后,这里就成为“中国食品产业基地”。

盼盼食品、养元饮品、银鹭食品、蜡笔小新……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食品品牌,如今都聚集在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而不少企业,已经将滁州作为未来发展的基地。

为什么食品企业会扎堆来到滁州?又为什么会把未来放在滁州?作为首批来到这里的食品企业,盼盼食品最有“发言权”。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企业生产场景(王晓飞摄)

“服务的精神打动了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滁州的‘市政建设,企业验收’。最初的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完工后,开发区组织企业验收,这在之前还没有遇到过,说明政府对我们非常重视。”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陈金峰说。

2009年9月18日,盼盼集团与滁州经开区正式签约。陈金峰也从位于福建晋江的盼盼集团总部,来到滁州工作生活。

滁州经开区设立了专门的帮扶机构,企业遇到问题,政府第一时间就会介入。陈金峰感慨:“效率很高,服务意识比有的沿海地区还要好。”

让陈金峰印象深刻的“滁州服务”,与欧阳修知滁时一脉相承。欧阳修知滁两年四个月,实施“宽简之策”,政声卓著。滁州借欧阳修之文,不止于扬名,而是始终在建设、管理和发展上力求简约。

如今的滁州,通过八轮行政审批服务流程改革再造,已成为省内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收费最低的地区之一。

在滁州经开区,企业无需到管委会奔波,只需打开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网站,通过“在线审批平台”,就可反映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管委会将提供上门服务,并在五个工作日内,答复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在滁州市的努力下,短期内,雅客、蜡笔小新、雀巢银鹭、养元饮品等20多家食品企业入驻滁州经开区,经开区内的食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食品产业要发展,既要引来更多的企业,也要不断完善产业配套。记者从滁州市招商局了解到,为了引进配套企业,工作人员会到企业去,让企业开出配料表和包装清单,然后按图索骥,到各地开展招商工作。

据统计,目前滁州已引进食品及关联企业60多家,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2017年7月,滁州经开区被评为“中国食品产业基地”。

“滁州的交通也很便利,目前滁州境内拥有7条高速以及3个高铁站,这在全国的地级市里都是不多见的。现在滁州配套公司多了,我们生产就近取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陈金峰说,投产以来,安徽盼盼的销售额以每年15%到20%的速度增长。

开放高地,环滁皆“山”

“金陵锁钥”“江淮保障”。自古以来,滁州就拥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如今,在开放发展中,滁州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位于南京、滁州交界处,在滁州的开放过程中,这个原本普通的乡镇,已经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汊河因多条河流在此交汇而得名,与南京江北新区仅一河之隔,南京地铁三号线、南京北站距离汊河都只有几分钟车程,汊河经开区也成为中国版图上距离外省省会最近的省级开发区。随着南京江北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作为江北新区产业转移最前沿、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汊河经开区备受青睐。

台湾商人林宪堂正是相中了汊河的区位优势,选择到汊河建厂,他指着滁州晃谊制程系统有限公司的厂房,一脸骄傲:“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件‘作品’了。”

晃谊公司厂长林宪堂查看企业生产的管道(张俊摄)

晃谊公司生产不怕强酸腐蚀的管道,常年为台积电集团做配套。台积电集团的产品占据全球芯片业半壁江山。2016年,台积电选择落户南京时,晃谊集团选择在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建厂。晃谊集团落户后,其他多家台积电配套台资项目也先后落户。

开放发展,仅仅依靠区位优势是不够的。近年来,除了不断打造优质政务服务,“敢为天下先”的滁州,还在不断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作为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苏滁现代产业园的体制机制创新,令人瞩目。人民网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苏滁现代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管委会是管理主体,企业是开发主体……先进的规划建设理念,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让苏滁现代产业园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与东部发达地区实现“等高对接”。

先进的理念和体制机制创新,让苏滁现代产业园得以快速发展,2012年4月开工建设的园区,目前已形成了以长久轿运车及改装车、嘉远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以南方黑芝麻、尚钧医疗、拉芳家化等为代表的营养健康产业,以动力锂电池、隆达电子、派罗特克、道益科技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

相对于苏滁现代产业园带来的经济效益,滁州市的主政者更看重产业园带来的示范效应:合作共建并不是简单地单向输血、送干部、给项目,而是全面学习经验理念的模式,在接收先进理念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激发自我的开放基因。

在滁州采访的五天里,记者与市领导交谈、与本地人交谈,与来滁就业者交谈、与外来创业者交谈……一个又一个属于滁州的故事,无不体现着“改革创新、开放包容”。

“滁州位于‘双圈’交汇处,如今区位优势越来越凸显。我们以改革开放为引领,积极响应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规划上与合肥、南京等高对接,基础设施互通互联,通过产业协同发展,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深度合作,努力将滁州打造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说。

“滁州晃谊建成后,生产能力、水平、规模都将超过台湾晃谊,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特种管道厂。”说到这些,林宪堂感觉非常骄傲。

记者离开晃谊公司时,林宪堂发出邀请:“请你们过几年再来看一看。我们受益于大陆的发展,受益于滁州的开放,在我退休之前,我们在滁州生产的产品将遍布全世界。”

 
 
(责编:关飞、郭宇)
责任编辑:民声新闻编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制宣传 | 财经频道 | 关注动态 | 城市聚焦 | 热点图库 | 关于

Copyright@2015-2016 中国民声新闻 版权所有:中国民声新闻报业 联系电话:010-61629812

本站所刊登的中国民声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民声新闻报业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脑版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